会员登录 | 注册
先文而後墨
时间:2018年09月07日

謝全勝 247cm×70cm

 

 先文而後墨

 

張懷瓘由嵇康與王獻之的書法作品看出其人的志向、氣節、懷抱,所以特别寶惜他們的作品。這種愛惜之情已經超越了書法的形式美,而上昇到精神美的層次,實際上也是第一次論述到人品與書品的關係問題。張懷瓘真正將“意”與“象”統一起來,二者之間不可或離,不存在無象之意或無意之象。

 

釋文

 

1.嵇叔夜身長七尺六寸,美音聲,偉容色,雖土木形體,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加以孝友温恭,吾慕其爲人。常有其草寫《絶交書》一紙,非常寶惜,有人與吾兩紙王右軍書不易。近於李造處見全書,了然知公平生志氣,若與面焉。後有達識者覽此論,當亦悉心矣。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人才能,先文而後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

 

2.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游,臨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爲風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之獨絶也。世人雖不能甄别,但聞二王,莫不心醉。是知德不可僞立,名不可虚成。

 

——張懷瓘《書議》

 

張懷瓘《書議》,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