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象”與“勢”觀念的確立
时间:2015年04月27日

 

余繼忠  /  226cm×54cm

 

 

“象”與“勢”觀念的確立

 

從人類所創造的符號系統來看,草書顯然是抽象的,但中國先民却從這些抽象符號中聯想到很多自然事物的姿態及其運動,這是一個複雜的觀照模式。而這種觀照模式也是中國書法成爲藝術的根本。《草書勢》裏的“象”與“勢”成爲後來書法理論中被經常運用的重要概念。

 

釋文

 

書契之興,始自頡皇。寫彼鳥迹,以定文章。爰暨末葉、典籍彌繁,時之多僻,政之多權,官事荒蕪,剿其墨翰。惟作佐隸,舊字是删。草書之法,蓋又簡略,應時諭指,用於卒迫。兼功并用,愛日省力,純儉之變,豈必古式。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抑左揚右,兀若竦崎,獸跂鳥跱,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或、、點、,狀似連珠,絶而不離,畜怒怫鬱,放逸生奇。或淩邃而惴慄,若據高臨危,旁點邪附,似蜩螗挶枝。絶筆收勢,餘綖糾結,若杜伯楗毒,看隙緣巇,騰蛇赴穴,頭没尾垂。是故遠而望之,摧焉若阻岑崩崖,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機微要妙,臨時從宜。略舉大較,仿佛若斯。

 

——崔瑗《草書勢》

 

崔瑗(七八—一四三),字子玉,東漢時期書法家,工篆、隸,尤擅草書,與杜度并稱爲『杜崔』。其生平事迹著録於《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傳附子崔瑗傳》。崔瑗長於詞章,與當時大儒馬融、張衡等相友善,官至濟北相。

 

崔瑗《草書勢》最早闡述草書所藴含的美感,理論意義更在於爲中國書法理論確立了『象』與『勢』根本概念,這些概念涉及書法藝術的核心内涵。崔瑗《草書勢》見於《晋書·衛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