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王羲之的“精熟”與“書意”
时间:2015年04月27日

 

陳忠康 227cm×50cm

 

王羲之的“精熟”與“書意”

 

在魏晋時期,各種書體尚處於演變之中,王羲之在其《自論書》中認爲張芝書法備受推崇的“精熟”是通過工夫可以達到的,而“書意”則是書法更高層面的表現,它包括書體的客觀性及美感,也有作者書法思想的迹化運用與心靈的活動。東晋時期,各種書體都向更爲簡括的方向發展,王羲之的書法創造是這個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

 

釋文

 

1.吾書比之鍾、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張精熟過人,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謝之。

 

2.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傳)王羲之《自論書》

 

3.羲之作書與親故云:“子敬飛白大有意。”

 

——虞龢《論書表》

 

4.君學書有意,今相與草書一卷。

 

——張彦遠《法書要録·右軍書記》

 

王羲之(三〇三-三六一),字逸少,東晋時期著名書法家。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爲會稽内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諸體,有『書聖』之稱。

 

王羲之書論散見其往來信札與歷代書論著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