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许传良
时间:2015年02月10日

1

  1973年出生,山东诸城人。教育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南吴门书社执事,东鲁书社社长。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社会文化“星光奖”、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五百人书法精品展等展览。作品曾获第二十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优秀作品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三等奖,文化部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金奖。论文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正书论坛、第二届中国书法王羲之论坛等。    

  释文  

  古时学书贵口传手授,甚至得佳帖数行便可成家,可知古人用功甚勤。从中亦知,古人受时空所限,所学范本极少也。今非昔比,书法资源浩如烟海,然而取法之精又成为新难题,盖受个人精力所困,难能面面俱到,更难以真草隶篆样样通,诗书画印样样绝。故学书者找准突破点,扬己之长为关键。酒能助兴,但无酒亦能成书。茶余饭后,三五友好,高谈阔论,乘兴挥毫,此时或已具『醉意』也。醉与否,非创作之关键,而在于精神状态也。心手双畅并非时时能有,古今书家概莫能外。古人云『不精小楷者不能成为书家』,又云『草书乃书家最高艺术水准之体现』,何也?其实,二者并非矛盾,实关乎书家之功力与性情。小楷体现功力,草书最能发挥性情。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直入『野狐禅』矣!书法乃传统文化之门,其足以让你体味哲学之对立统一关系;借墨色氤氲解读图画之灿烂;顺律动线条感受抑扬顿挫音乐之美;字中乾坤大,乾坤大书法。『书法乃艺中之艺』,诚不虚也。雪夜访戴,袒腹东床,放浪形骸之际,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创作之前,心态调整,营造心境,尤为重要。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学,如其才而已。今者因日常书写机会大大减少,虽不能见字如面,但透过书写笔迹,总能察其性情。温和者不紧不慢,少有连属;燥进者横冲直撞,乱搭乱连;拘谨者字径过小;散漫者则字不成体,乱书一气也。由技进乎道,乃治学从艺者最高追求。技者,『无它,惟手熟耳』,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根基所在。而道可道,非常道,大象无形,真水无香。由技进道,实难矣!吾以为,关键在人自身,人得道方能通过艺术载体体现大道。故归根结底在于人之修为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汝果欲学书,功夫在诗外』。信然!习书一定要警惕惯性书写。在长时间临帖过程中,字法、笔法、墨法一步步接近古人,久之,运笔之际便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不假思索,此『惯性』之弊(或成为『习气』)常常隐含于书者手下,需要随时警惕也。比如《大观帖》流美典雅,其中最重要笔法乃一拓之下法,重起与收之迹,故使转之处一带而过,此处既可说是风格,亦是容易形成惯性书写之处,不可不察。在创作中,『惯性书写』常会起到不良作用,若抄写古诗文,大脑首先会思考诗文之意境,此时平素所临经典法帖之韵与势,往往来不及思索,尤其是承接上下气息贯通之时,惯性书写之副作用便尤为忽视也。    

  自作诗释文    

  《新春喜见飘雪》 

  东风知我意,撒雪润寒枝。春日何妨隐?淋漓正此时。 

  《辛卯正月初二得句》 

  鹊登高树远春生,清景如诗当下成。造物有情皆可信,且听远炮唤雷声。 

  《夏日偶得》 

  尽日寻诗难以成,超然台下意重生。参差群籁化草趣,欣看夏云变奇峰。 

  《农家新景》 

  红瓦高墙处处花,惠农春雨入千家。漫写小康新画卷,留得清忆是锄瓜。 

  《回乡偶得》 

  风剪柳丝一片黄,鸟鸣犬吠闹春光。村旁又见高楼立,难觅小河流水长。 

  《辛卯端午偶寄》 

  江南江北共端阳,千家万户流棕香。偶驻山中寻野趣,低头细数菜花黄。 

  《胶东高石兄从艺,佳音频传,凑句以贺》 

  西子湖边胜事连,温其如玉布新篇。诗书画印皆合意,高韵深情会古贤。 

  《辛卯晚秋,乘高铁赴上海观十届国展,途中得句。》 

  万绿丛中几片黄,疾驰半日近水乡。出门触雾抵何处?书道嘉风海上扬。 

  《砚边偶得》 

  闲来无事且从容,习篆精勤觅古风。忽悟中行圆笔处,始知旭素一脉通。 

  《夜宿枫桥晨起迎雪》 

  城外钟声夜未至,凭窗看雪在今朝。梨花万树春来早,枝动知鸟乐陶陶。 

  《立春》 

  雨雪未期花欲寻,梅得春信已十分。明朝再点窗前事,好鸟相鸣声渐匀。 

  《故里张择端艺术研究会成立志贺》 ;

  万家帘幕柳含烟,一卷风流共品研。又起宏图潍水岸,文心正道择其端。 

  《甲午初夏晋京参加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途中得句》 

  砥砺砚田逾廿载,虔心问古似虚名。意求开悟醍醐至,问道迢遥都下行。 

  《登城南桃林高山子》 

  泉响鱼初动,峰高鸟欲旋。难得清远境,陶令亦流连。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