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与创作研究
时间:2015年08月13日  来源:

    论坛信息

    主题: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与创作研究

    时间:2015810日下午1430——1800

    地点:中国美术馆主楼7层会议室

    学术总主持:陈振濂

    本场学术主持:刘恒/本场学术总结:胡抗美

     

    2015810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学术论坛第一场论坛在中国美术馆主楼会议室举行,论坛共分为“主题发言”、“国展评审研究”、“国展史及国展创作研究”、“获奖作品个案研究”、“学术总结”五大板块。论坛由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刘恒主持,中国书协副主席何奇耶徒、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分别发表了开坛致辞。

     

    主题发言

     

    申万胜(中国书协副主席)

    发言方向:十一届国展顶层设计及评审

    主要内容:对十一届国展的评审和作品反复出现的信息进行了论述,提出“创新、科学、严明、阳光”是本届国展评审的几大亮点。指出本次国展的亮点特点有五个“最”,即“启动和准备工作阶段工作最细”,“参加评审的评委人数最多”,“评审机制和程序最科学严明”,“坚持学术媒体观察”及“本届国展的内容最丰富”。总结出了本次国展成功举办的原因在于“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以书家为本届评审理念。三是坚持了严格的评审纪律。同时也指出本次国展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人文内涵和精神境界俱佳的作品还不是很多。二是从入展的情况来看,小字作品偏多、大字作品偏少。三是缺少古今融合的原创作品。


     

     

    国展评审研究

     

    陈振濂(中国书协副主席)

    发言方向:十一届国展文化考查评述

    主要内容:强调了文化测试在国展评审当中的重要性,回顾了文化测试的历史,阐述了此次国展文化测试上不同于往常的地方,强调了本届国展文化测试的公平公开性以及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


     

     

    陈胜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发言方向:国展成为新人展之我见

    主要内容:针对国展“新人多,老人少”的现象发表了看法,指出“国展的获奖作者他们起点高,他们学术环境占尽优势,他们是踩着那些获奖老人的肩膀直接上去的,他们为了创作呕心沥血,如今很多科班出来的年轻作者在书写方面可以用惊艳两个字来形容都不为过,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藐视、轻视他们,所谓亦新亦老,如果书坛多这样的新人,我愿为新人呐喊叫好。”


     

     

     

    蔡树农(《美术报》首席记者)

    发言方向:刻字和人品的问题

    主要内容:首先就“规矩的重要性”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法治社会首先是一个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的时代,不讲规矩的时代是悲哀的。书法界更不是净土,书法界的同仁们要团结起来给书法净净身。随后,他谈到了此次国展最让他担忧的问题——刻字。他呼吁,刻字要从一家独大发展为百家争鸣的现代书法,体现包容、传承、创新,融入百姓生活。


     

     

    国展史及国展创作研究

    周俊杰(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

    发言方向:从国展史谈十一届国展

    主要内容:针对本届国展涉及到的问题从国展史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对“如何评价国展水平”,“关于国展作者的年龄问题”,“关于评委问题”,“国展与流派问题”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表达了“国展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是全面体现我们时代审美追求的最高组织形式,它展示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当代书坛,我们不能辜负时代赋予书法全面复兴的良机。”


     

     

    陈秀卿中国书协理事

    发言方向:不是刻字

    主要内容:篆刻艺术从宋代一路走来,放弃了雕虫小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应当成为独立门类的视觉艺术,我们的书刻艺术应当从篆刻艺术当中取得更多的借鉴,但是书刻艺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要克服,包括书刻艺术理论的建设,我们的前程非常光明、我们的道路非常曲折,但是在中国书协主持下挺起来的这个艺术门类,我想有志者会继续走下去,会越走越灿烂。


     

     

     

    张继(中国书协理事)

    发言方向:从十一届国展看隶书取法的变化

    主要内容:就隶书入展获奖作品取法等方面的变化表达了个人的感受,指出当今的隶书创作在取法及发展问题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缺乏创变精神,二是缺乏盛大气象。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表达了对中国书坛发展的信心。


     

     

    刘洪彪(中国书协理事)

    发言方向: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

    主要内容:阐述了“判断草书盛世可望由今人创造”这一观点的四点理由,即“古代书法留给后世的发展空间”,“艺术本质赋予了书法的时代属性”,“快速、高效社会形态的审美趋向”,“当代书家合力创作的必然成果”。


     

     

    获奖作品个案研究



    张志庆(国展优秀作品作者)

    发言方向:行书创作时弊与突破

    主要内容:就当下的行书创作而言,虽然成绩是多方面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尽如人意。第一,媚而格调低;第二,功夫浅,薄气。强调“在学习技法的同时要加强对时间和知识的积累,当代书法学习的材料非常地广泛,人们有着千载难逢的成才的机遇。”


     

     

     

    李明(国展优秀作品作者)

    发言方向:如何打通当代楷书创作的思考与展望

    主要内容:当代楷书的创作如何贴近人脉,进入本体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新的面貌,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注重碑帖的融合与厚重,第二楷书要静中有动,第三注重对楷书资源的挖掘和运动,第四深入技法的研究与锤炼,第五既要有扎实的功夫还要有性情的表露,第六弘扬原创、敢于突破。


     

     

     

    汪敦银(国展优秀作品作者)

    发言方向:田园生活对我书法艺术的滋养

    主要内容: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的热爱,并对自己的学书过程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如何处理家庭劳动和书法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


     

     

    李国胜(国展优秀作品作者)

    发言方向:“自学等于自杀”之我见

    主要内容:结合亲身感受,对于“自学等于自杀”这一论题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自学书法的爱好者“自杀”的表现:第一,搞了一辈子书法,一辈子都在书写自己、重复自己,重复错误;第二,搞书法停留在表层,不讲究笔法、墨法、章法、书写规律;第三,盲目书写个性,不讲传统、片面汉字,不遵守规律,用美术手段,甚至其他手段改造汉字,盲目营造自我风格。表达了个人对此的感受:第一,没有“师父领进门”这个前提,“修行在个人”很困难;第二,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第三,苦练十年可能不如观名家写一行字;第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外面的世界很广大,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不是自己在家里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所能体会到的。


     

     

    刘洪镇(国展优秀作品作者)

    发言方向:民间书法是对治当下创作时风的良药吗

    主要内容:第一,民间书法与经典书法是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分类;第二,书法除了书还得有法度;第三,当代许多民间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精神评定是传统的;第四,民间书法可以作为素材来参考。


     

     

    王大禾(国展优秀作品作者)

    发言方向:读书是书法创作的源头活水

    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读书是书法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是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独辟蹊径;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三是遇见更好的自己,学书者应该深入读书,提升学识,滋养自己。


     

     

    学术总结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

     

    发言方向:学术总结

    主要内容: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一届国展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第一,由外在的形式开始走向书法的本体,它可能为今后的创作方向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第二,小块拼接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入展获奖作品走向了整体审美的追求;第三,由表面化的书谱现象走向了丰富多元;第四,评审由简单地看一碑一帖看像谁像谁进入了深层次,走向了作品的品质和内涵;第五点,由跟风现象走向了书法以篆隶为本。同时对十一届国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一是中国书法传统的全面性、系统性、精神性;二是书法生态环境的变化;三是老人和新人的关系,怎么调动老作者的积极性;四是一个值得讨论的信号,那就是书法家应该是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当今书法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简单地把《古文观止》《四库全书》等同于书法也是值得商讨的,书法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是中国书法的文化。

     

    810日上午9:00,领票处已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虽然骄阳似火,中国美术馆前依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